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reces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reces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reces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reces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本期策划】仲春时令_彩杏娱乐平台代理-豆类_杏彩平台注册官网开户|杏彩平台登录注册|彩杏娱乐平台代理

彩杏娱乐平台代理-豆类

【本期策划】仲春时令
[2024-09-23] 彩杏娱乐平台代理-豆类 产品介绍:

  十字花科芸薹属的青菜,长到一指长时叫“鸡毛菜”,在家乡小城则叫“连根菜”——确是带根出售的,根根活色生香,坚挺俏丽,足见其新鲜娇嫩。青菜种类也多,有苏州青、扬州青、上海青——水灵灵的唤起来颇具江南的风雅意韵与烟水气息。烧汤,清炒,或者剁碎了腌咸菜,微微有股清甜,就叫洗手咸菜,淋几滴芝麻油,佐粥、下酒皆好。

  我喜欢吃菜薹,仲春时节,园子里的青菜不管是苏州青、上海青或者扬州青,都纷纷起了薹,肥嘟嘟的,轻轻一掐,翠色的汁液滋滋直冒,又鲜又嫩,直接就可入口,脆生生的清甜在舌尖,真好像能闻到新涨春水的气味。菜薹顶上,一簇簇青色花苞鼓鼓,似憋足了气的顽皮孩子,性急的已绽开几朵的小黄花。带露摘下,油锅爆炒,缕缕青烟中,搁两只红椒圈,一点盐足矣。尚未出锅,翠色更深,小黄花稍稍萎缩,断生即可。盛在糯米白的瓷盘里,碧绿生鲜处更显得红椒的艳丽养眼,看看就让人食指大动,尝一口,别样的清嫩鲜美,多吃半碗饭是肯定的。要不古诗里赞叹呢,“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薹香”,还真是。

  最妙的是青菜薹烩蚌肉。三月河蚌是家乡有名的出水鲜,或大或小的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背角无齿蚌经过一冬的酣眠,斯时醒转,又经春雨的滋润,尚未打子,蚌肉极鲜,极嫩,极肥美。小弯刀水淋淋地劈开蚌壳,取出软塌塌的蚌肉,择去极腥的泥肠,刀背略拍一拍,更易煮烂,切细,洗净,下锅略炒,加葱姜蒜,喷料酒,搁红椒,添半锅水,煨至汤沸时,下青菜薹,焖一焖,即可起锅,别忘了撒些胡椒粉。就这一盆美味,大红的辣椒,灰黄的蚌肉,翠生生的青菜薹,好看呢。吃块肉,尝口菜薹,再喝口汤,乖乖,实实的鲜美不可方物。春天里,菜薹烩蚌肉,时令菜也,在家乡人眼里,吃几回菜薹烩蚌肉,那是必须的,否则真不能算过了一个春天。

  还有一种紫菜薹,从叶脉到叶柄到生了菜薹,一律是紫色,甚至菜叶也微微发紫,高挑的身材,矜持地长在人家篱笆内。那是春天蔬菜大家庭中的贵族了,如着了紫色旗袍的另类女子,王家卫电影中的苏丽珍之类吧。没见谁吃过它的菜叶,种它就为了等着长菜薹,顶着一绺儿花苞,几朵小黄花将开未开,摘下来,细细品尝。想那紫菜薹沐浴在雨后的菜畦里,也是一道朴素的风景呢,采撷两三枝,可回家插瓶当案头清供,倒是一份田园情怀。馋这一口的小村姑则会提了竹篮,弯腰,掐了来,掐得露水珠儿直蹦达,一股子诱人的清芬直扑眉宇。然后清水涮涮,“叭”“叭”“叭”轻轻折断,折得青汁横流,大火清炒,炒得脆生生的——春天的所有时蔬,好像除了凉拌,皆可清炒,且最得真味。待菜薹稍软,即可出锅,装盘,一嚼,齿颊间溢满了春天的甘美与芬芳,真是美极。

  青年时代,我在南京的军校上学,正月半时候,就有紫菜薹吃了——初次遇到紫菜薹感觉颇有几份惊艳。尝一尝,滋味也很鲜美,吃完了盘子里便能见到微黑的汁水,印象很深。

  据说最好的紫菜薹产自湖北武昌,谓之“洪山菜薹”。池莉写过一篇散文《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无论你是谁,无论享有多么世界性的美食家称号,无论多少网友粉丝拥戴你为超级吃货,我都有一个好心的建议,先,赶紧,设法,吃吃菜薹。”这里介绍的就是洪山菜薹,唐代就被封为“金殿御菜”。可从十一月上旬吃到翌年三月,甜脆爽口,质地鲜嫩,经霜后味道尤佳,是腊月和正月里的席上佳蔬,清炒或炒腊肉都很好,鲜嫩、软糯且香甜,又得了个“紫气东来”的好彩头,大受欢迎。

  家乡的春天,是油菜花的天下,道是“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每年都举办盛大的千垛菜花节的。但那是“胜利菜”,也叫油菜的花,胜利菜长得粗枝大叶,出油率高,却没人吃它的薹,怕是口味不及苏州青、上海青或扬州青的。

  “榆钱万叠,难留”,榆钱在仲春时开满了树,翠绿盈盈,薄薄的,嫩嫩的,一个一个如圆形的钱币,让人喜欢。它们一嘟噜一嘟噜地簇拥在一起,密密匝匝、挨挨挤挤,串成一条条的,生机勃然,文雅美丽。

  榆钱,是榆树的花和种子,它青绿的颜色,圆润中带着几分萌萌的意味,可谓仲春时节有别于桃杏梨花等娇美姿态的清丽之花。

  一代文宗古文大家韩愈在《晚春》中言: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他写的是晚春榆钱老黄之时,漫天飞舞,如同卸下铠甲归田侍农的将军,超然豁达,自在轻舞。

  苏轼因乌台诗案,在狱中时也写了《榆》诗: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谁言霜雪苦,生意殊未足。坐待春风至,飞英覆空屋。

  苏轼曾经是厌烦榆树的,此时的他转变了观念,喜欢上了这种不惧风霜、傲然独立的树木,表达出他对自己品洁的自信。四个月后,苏轼终于被释放。

  榆钱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美食。童年时,家门口的小树林里长着几棵榆树,和煦春风吹拂大地时,我和小伙伴们挎着篮子结伴去摘榆钱。伸手可及的我们直接摘。高一点的,有人跳起来,抓住它,往下拽,旁边的人立即去采摘。再高点的,就跑回家拿个带钩子的竹竿将它折下来。顽皮淘气的小伙伴蹭蹭几下就爬到树上,坐在枝杈间,逍遥地一边摘榆钱一边往篮子里扔。笑闹之声成串成串地落进篮子里,飘荡在树林里,飞到树梢上,惊飞一林鸟儿。

  母亲会做多种榆钱美食。采回家的榆钱,母亲择洗干净了,晾一晾,把玉米面和白面按特殊的比例和榆钱均匀搅拌,上笼锅蒸。十分钟后,笼锅冒出缕缕热气,带着榆钱的清香之气,袅袅腾腾,氤氲满屋。母亲揭开锅盖,取出蒸好的榆钱,或者洒入白糖拌匀,或者淋香油、撒盐和味精拌匀,或者和鸡蛋一起炒。无论哪种做法,都让我们食欲大开,吃得狼吞虎咽。甜味的糯甜绵软,咸味的绵密醇香,炒鸡蛋的更是醇香无比,让人一边吃一边咽着口水。有时候,母亲会把面和榆钱和成一团,搦成窝窝,蒸好后,沾着蒜酱吃,极开胃鲜美。偶尔,母亲也会用榆钱做饺子吃,她总是把榆钱剁碎和春韭一起,搅拌到炒鸡蛋里,调拌进调料,包成圆鼓鼓的饺子。饺子成了时,透亮的皮映出里面青翠的颜色,特别悦人眼目,顺带着让人涎水直咽。

  清人郭城在《榆荚羹》中写: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甚是恰当。

  日前,在乡间遇几棵榆树,树上榆钱成串,翠绿晶莹,耀人眼目。少年摘榆钱的情景上了心头,遂向老乡讨得一袋子,一竹竿,摘榆钱,重拾少年无忌。当那盈盈翠绿的榆钱装满了袋子时,老乡笑曰:“发了财了。”我们都大笑。榆钱,谐音“余钱”,多么喜庆、吉祥的名字啊。此时,它的味道倒是在其次了。

  回家后,摘洗干净,也如母亲那样,和白面玉米面均匀搅拌上锅蒸,当缕缕香气蒸腾起来时,我恍入少年时光,那里有我无尽的思念和纯真的笑声。带着这样的心情,榆钱吃起来似乎更醇鲜味美了。

  在一条胡同里散步,一户人家门前长着一棵香椿树,枝上椿芽一簇簇,绿中微带红色,红得特别,绿得也特别,香得更特别,比花还好看。

  我对香椿颇为熟悉。姥姥家门前也曾有过这样一棵香椿树。每年春天,姥姥也像这位老奶奶一样,和她的儿孙们一起在门口摘嫩椿芽,然后分送给邻居们品尝。

  李渔说:“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香椿还因香气芳烈,被视为蔬菜“小八珍”之一。小时候,我却不喜欢椿芽的这种香,但我喜欢摘椿芽的热闹,喜欢看姥姥脸上的笑容。直到离开故乡后,在异乡偶然吃到了香椿炒鸡蛋,竟一下子喜欢上了香椿的味道。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写道:“香椿拌豆腐,到处有之,嗜者尤众。”香椿拌豆腐,是大家做得最多的。“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生不忘。”印象最深的是汪曾祺写过的香椿拌豆腐,他说这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

  我吃过香椿拌黄豆。煮熟的黄豆,拌上绰过水切碎的香椿芽,点点新鲜的碧绿衬着点点暖暖的黄豆黄,色泽好看,味道也别致。那是我们的房东阿姨在一个风起的春日傍晚,走了二里路给我们送来的。一晃,那个傍晚,已经远去快十年了。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吃香椿的时节是那样短暂,和人生中那些美好的时光一样,匆匆易逝。而香椿年年春来,尚能重绽树枝,而生命中那些远去的人以及时光,我们只可以在心底默默怀念。

  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你会看到一片片、一丛丛的薤白,其叶片似韭,鲜绿如玉,如同古代仕女的翠袖轻舞,在田野间轻轻摇曳。拔起一株薤白,那白玉般的蒜头便显露出来,晶莹剔透,这就是薤白的真身。

  薤白,我们当地称之为野蒜、野葱。这称谓之中,似乎蕴含了它的野性与不羁。说它野,是因为它对生长的地方从不挑剔。无论是在山坡、沟壑、路旁、田野还是荒地,它都能顽强地生长,绽放出生命的绿色。说它野,还因为它的再生能力强。只要蒜头在,可以掘了再长,长了再掘,一直持续到深秋霜冻。

  薤白除了有顽强的生命力,它还是一味良药。在中医的典籍中,薤白被赋予了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性味辛、苦、温,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功效,能够发挥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调脂、平喘的作用。可拿来治疗冠心病、痢疾、肠炎等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常常用到它。张仲景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就是用来治疗冠心病胸痛的名方。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人们发现薤白中还含有多种对身体有好处的成分,如大蒜素、甲基大蒜素等,这些成分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薤实菜中芝,仙圣之所嗜”,薤白白净透明、皮软肉糯、脆嫩无渣、香气浓郁,自古被视为菜中灵芝。春天的时候,人们常常会用它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比如薤白炒鸡蛋、薤白炖豆腐、薤白拌凉菜等等。这些菜肴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每当我在田野间漫步,看到那一片片薤白,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说实话,它不如牡丹那样国色天香,也不及梅花那般傲雪凌霜,它不高大,也不显眼,但它却以其独特的生命力,默默为大地添上一抹新绿。

  既然无法成为最耀眼的花,何不像薤白一样成为最坚韧最平凡最无私的一株草?不求回报,不图名利,只是默默地绽放出属于自身个人的光彩,如此足矣。

  母亲是做鲜花宴的能手,花儿们在她的精心制作下闻着香甜,吃着美味,令人垂涎欲滴。

  棠梨花。这种花是母亲每年都要做的一道菜,当棠梨花陆续在菜市场出现,暖春如约而至。棠梨花开,满山皆是淡粉色或者白色的小小花朵,蜜蜂在花间飞舞,美不可言。

  母亲买回棠梨花后,仔细地焯、漂、洗,除去花朵固有的苦涩味,再用清水冲洗浸泡多时,与肉丝、韭菜、红椒一起炒制。棠梨花口感绵润,苦中回甜,清香无比。

  棠梨花可炒可凉拌。棠梨花炒腊肉简直就是“下饭神器”。棠梨花还可拿来炒鸡蛋,椒盐棠梨花,也十分好吃。滇菜里有道名菜就是鸡翅棠梨花,鸡翅红亮,棠梨花清香,结合在一起口感独特,非常可口。

  如果要凉拌棠梨花,能够准确的通过自己的口味调一些酱汁。吃的时候虽然入口微苦,但会有回甘。

  棠梨花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大量膳食纤维,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化痰,润肠通便,提高身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苦刺花:也是春天里母亲的必做美食。山野里、河溪边、丘壑中,到处绽开着嫩绿带白色的苦刺花,昭示着春天的浪漫与活力。

  苦刺花带有清香,如它的名字,吃起来有点苦味。苦刺花不仅是一道难得的山珍,也是一味纯天然的药物,清热解毒,除湿,春天吃它,美味又健康。

  母亲一般会把苦刺花用来炒鸡蛋。做法与棠梨花基本类似。将苦刺花朵儿洗净,放在沸水中煮五到十分钟,捞出来,再泡在清水里,放一两天后将苦水使劲挤出。与打好的鸡蛋调和,一起煎着吃。鸡蛋的清香伴随着棠梨花淡淡的苦涩味,别有一番滋味。

  南瓜花。母亲做南瓜花简单,直接油炸了吃,用油的高温把花的香气逼出来。母亲把南瓜花洗干净后,蘸上调好的面粉糊糊,放入锅里高温油炸,出锅后撒上一点椒盐,香糯酥脆,颜色金黄艳丽,好吃极了。

  南瓜花同样可以酿肉,将调好味的肉馅装入南瓜花里蒸熟,这样肉馅就有了花香味。出锅的时候浇上调制好的芡汁,好吃到让你停不下来。

  岁月浅浅,余生漫漫,把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母亲的“三花宴”,是我记忆里永不磨灭的美味佳肴。

  春雨细细绵绵,润泽大地,水灵灵的野菜被唤醒,纷纷冒芽,一簇簇,一片片,在乡间山野蔓延开来,它们无忧无虑地生长,等待着与我们邂逅。

  车前草也叫车前子,遍布山间、路旁、花圃、溪边。它其貌不扬,花也瘦瘦小小,然而口感却令人向往。采摘些许幼苗,用沸水略煮,凉拌一些些盐、香油、醋便可进食,需慢慢咀嚼,青草的鲜香会层层释放,让人爱不释口。

  毛茸茸的大脑袋立在细小的茎上,风一吹,绒花四散飘荡,洋洋洒洒。是的,这是蒲公英。它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不过没关系,有法子让它停留,那便是入肚。蒲公英全身是宝,且是药食兼用,可生吃、做汤、炒食、花还能做酒。可将它水煮,加入绿豆,直至绿豆开花,调入适量蜂蜜中和苦涩,此味可美白祛斑。

  白居易有诗: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宋革诗也有诗:露葵生处春洲远,翠叶紫茎铺水。轻摘起,见说道、参差荇菜浑难比。很多诗人不惜笔墨吟咏的野菜,也是仅有的,当属莼菜。椭圆形的叶片像荷叶般漂浮于水面,背面黏糊糊,滑溜溜。采摘它也相当浪漫,驾驭轻舟,随波而流,轻轻拈取,满载而归。常规的烹饪方法即是调羹汤,嫩绿的莼菜在黑色细细的发财菜,白色的蛋丝间游荡,色泽赏心悦目,品一勺,鲜滑的口感从舌尖蔓延,让身体各处都妥帖舒坦,无愧于“水中碧螺春”的美誉。

  春暖花开,榆树枝头上缀满一串串的或淡绿色或白黄的“铜钱”,此乃榆钱也。年幼时家境贫寒,食榆钱是用于饱腹。现在条件好了,食用榆钱却可减肥轻身。榆钱可以生吃、煮粥、笼蒸、做馅。用榆钱熬出的粥,口味香甜,清新爽口,回味无穷。

  还有一款曾经的“救荒菜”名叫构树花,明朝的《救荒本草》中对其亦有提及。构树着实是“土匪树”,无孔不入,山地、路边都有它的身影,乃至房顶它都能上。它的花不美,像毛毛虫。据说花期很短,仅几天而已,见花就摘,随后清洗,沥干水分,拌入面粉,裹匀,放蒸笼五到十分钟。按个人口味拌入蒜泥、生抽、料酒等调料,任由发挥,不受限。嚼一嚼,唇齿留香,久久不散,滋味妙不可言。

  十字花科芸薹属的青菜,长到一指长时叫“鸡毛菜”,在家乡小城则叫“连根菜”——确是带根出售的,根根活色生香,坚挺俏丽,足见其新鲜娇嫩。青菜种类也多,有苏州青、扬州青、上海青——水灵灵的唤起来颇具江南的风雅意韵与烟水气息。烧汤,清炒,或者剁碎了腌咸菜,微微有股清甜,就叫洗手咸菜,淋几滴芝麻油,佐粥、下酒皆好。

  我喜欢吃菜薹,仲春时节,园子里的青菜不管是苏州青、上海青或者扬州青,都纷纷起了薹,肥嘟嘟的,轻轻一掐,翠色的汁液滋滋直冒,又鲜又嫩,直接就可入口,脆生生的清甜在舌尖,真好像能闻到新涨春水的气味。菜薹顶上,一簇簇青色花苞鼓鼓,似憋足了气的顽皮孩子,性急的已绽开几朵的小黄花。带露摘下,油锅爆炒,缕缕青烟中,搁两只红椒圈,一点盐足矣。尚未出锅,翠色更深,小黄花稍稍萎缩,断生即可。盛在糯米白的瓷盘里,碧绿生鲜处更显得红椒的艳丽养眼,看看就让人食指大动,尝一口,别样的清嫩鲜美,多吃半碗饭是肯定的。要不古诗里赞叹呢,“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薹香”,还真是。

  最妙的是青菜薹烩蚌肉。三月河蚌是家乡有名的出水鲜,或大或小的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背角无齿蚌经过一冬的酣眠,斯时醒转,又经春雨的滋润,尚未打子,蚌肉极鲜,极嫩,极肥美。小弯刀水淋淋地劈开蚌壳,取出软塌塌的蚌肉,择去极腥的泥肠,刀背略拍一拍,更易煮烂,切细,洗净,下锅略炒,加葱姜蒜,喷料酒,搁红椒,添半锅水,煨至汤沸时,下青菜薹,焖一焖,即可起锅,别忘了撒些胡椒粉。就这一盆美味,大红的辣椒,灰黄的蚌肉,翠生生的青菜薹,好看呢。吃块肉,尝口菜薹,再喝口汤,乖乖,实实的鲜美不可方物。春天里,菜薹烩蚌肉,时令菜也,在家乡人眼里,吃几回菜薹烩蚌肉,那是必须的,否则真不能算过了一个春天。

  还有一种紫菜薹,从叶脉到叶柄到生了菜薹,一律是紫色,甚至菜叶也微微发紫,高挑的身材,矜持地长在人家篱笆内。那是春天蔬菜大家庭中的贵族了,如着了紫色旗袍的另类女子,王家卫电影中的苏丽珍之类吧。没见谁吃过它的菜叶,种它就为了等着长菜薹,顶着一绺儿花苞,几朵小黄花将开未开,摘下来,细细品尝。想那紫菜薹沐浴在雨后的菜畦里,也是一道朴素的风景呢,采撷两三枝,可回家插瓶当案头清供,倒是一份田园情怀。馋这一口的小村姑则会提了竹篮,弯腰,掐了来,掐得露水珠儿直蹦达,一股子诱人的清芬直扑眉宇。然后清水涮涮,“叭”“叭”“叭”轻轻折断,折得青汁横流,大火清炒,炒得脆生生的——春天的所有时蔬,好像除了凉拌,皆可清炒,且最得真味。待菜薹稍软,即可出锅,装盘,一嚼,齿颊间溢满了春天的甘美与芬芳,真是美极。

  青年时代,我在南京的军校上学,正月半时候,就有紫菜薹吃了——初次遇到紫菜薹感觉颇有几份惊艳。尝一尝,滋味也很鲜美,吃完了盘子里便能见到微黑的汁水,印象很深。

  据说最好的紫菜薹产自湖北武昌,谓之“洪山菜薹”。池莉写过一篇散文《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无论你是谁,无论享有多么世界性的美食家称号,无论多少网友粉丝拥戴你为超级吃货,我都有一个好心的建议,先,赶紧,设法,吃吃菜薹。”这里介绍的就是洪山菜薹,唐代就被封为“金殿御菜”。可从十一月上旬吃到翌年三月,甜脆爽口,质地鲜嫩,经霜后味道尤佳,是腊月和正月里的席上佳蔬,清炒或炒腊肉都很好,鲜嫩、软糯且香甜,又得了个“紫气东来”的好彩头,大受欢迎。

  家乡的春天,是油菜花的天下,道是“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每年都举办盛大的千垛菜花节的。但那是“胜利菜”,也叫油菜的花,胜利菜长得粗枝大叶,出油率高,却没人吃它的薹,怕是口味不及苏州青、上海青或扬州青的。

  “榆钱万叠,难留”,榆钱在仲春时开满了树,翠绿盈盈,薄薄的,嫩嫩的,一个一个如圆形的钱币,让人喜欢。它们一嘟噜一嘟噜地簇拥在一起,密密匝匝、挨挨挤挤,串成一条条的,生机勃然,文雅美丽。

  榆钱,是榆树的花和种子,它青绿的颜色,圆润中带着几分萌萌的意味,可谓仲春时节有别于桃杏梨花等娇美姿态的清丽之花。

  一代文宗古文大家韩愈在《晚春》中言: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他写的是晚春榆钱老黄之时,漫天飞舞,如同卸下铠甲归田侍农的将军,超然豁达,自在轻舞。

  苏轼因乌台诗案,在狱中时也写了《榆》诗: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谁言霜雪苦,生意殊未足。坐待春风至,飞英覆空屋。

  苏轼曾经是厌烦榆树的,此时的他转变了观念,喜欢上了这种不惧风霜、傲然独立的树木,表达出他对自己品洁的自信。四个月后,苏轼终于被释放。

  榆钱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美食。童年时,家门口的小树林里长着几棵榆树,和煦春风吹拂大地时,我和小伙伴们挎着篮子结伴去摘榆钱。伸手可及的我们直接摘。高一点的,有人跳起来,抓住它,往下拽,旁边的人立即去采摘。再高点的,就跑回家拿个带钩子的竹竿将它折下来。顽皮淘气的小伙伴蹭蹭几下就爬到树上,坐在枝杈间,逍遥地一边摘榆钱一边往篮子里扔。笑闹之声成串成串地落进篮子里,飘荡在树林里,飞到树梢上,惊飞一林鸟儿。

  母亲会做多种榆钱美食。采回家的榆钱,母亲择洗干净了,晾一晾,把玉米面和白面按一定比例和榆钱搅拌均匀,上笼锅蒸。十分钟后,笼锅冒出缕缕热气,带着榆钱的清香之气,袅袅腾腾,氤氲满屋。母亲揭开锅盖,取出蒸好的榆钱,或者洒入白糖拌匀,或者淋香油、撒盐和味精拌匀,或者和鸡蛋一起炒。无论哪种做法,都让我们食欲大开,吃得狼吞虎咽。甜味的糯甜绵软,咸味的绵密醇香,炒鸡蛋的更是醇香无比,让人一边吃一边咽着口水。有时候,母亲会把面和榆钱和成一团,搦成窝窝,蒸好后,沾着蒜酱吃,极开胃鲜美。偶尔,母亲也会用榆钱做饺子吃,她总是把榆钱剁碎和春韭一起,搅拌到炒鸡蛋里,调拌进调料,包成圆鼓鼓的饺子。饺子成了时,透亮的皮映出里面青翠的颜色,特别悦人眼目,顺带着让人涎水直咽。

  清人郭城在《榆荚羹》中写: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甚是恰当。

  日前,在乡间遇几棵榆树,树上榆钱成串,翠绿晶莹,耀人眼目。少年摘榆钱的情景上了心头,遂向老乡讨得一袋子,一竹竿,摘榆钱,重拾少年无忌。当那盈盈翠绿的榆钱装满了袋子时,老乡笑曰:“发了财了。”我们都大笑。榆钱,谐音“余钱”,多么喜庆、吉祥的名字啊。此时,它的味道倒是在其次了。

  回家后,摘洗干净,也如母亲那样,和白面玉米面搅拌均匀上锅蒸,当缕缕香气蒸腾起来时,我恍入少年时光,那里有我无尽的思念和纯真的笑声。带着这样的心情,榆钱吃起来似乎更醇鲜味美了。

  在一条胡同里散步,一户人家门前长着一棵香椿树,枝上椿芽一簇簇,绿中微带红色,红得特别,绿得也特别,香得更特别,比花还好看。

  我对香椿颇为熟悉。姥姥家门前也曾有过这样一棵香椿树。每年春天,姥姥也像这位老奶奶一样,和她的儿孙们一起在门口摘嫩椿芽,然后分送给邻居们品尝。

  李渔说:“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香椿还因香气芳烈,被视为蔬菜“小八珍”之一。小时候,我却不喜欢椿芽的这种香,但我喜欢摘椿芽的热闹,喜欢看姥姥脸上的笑容。直到离开故乡后,在异乡偶然吃到了香椿炒鸡蛋,竟一下子喜欢上了香椿的味道。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写道:“香椿拌豆腐,到处有之,嗜者尤众。”香椿拌豆腐,是大家做得最多的。“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生不忘。”印象最深的是汪曾祺写过的香椿拌豆腐,他说这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

  我吃过香椿拌黄豆。煮熟的黄豆,拌上绰过水切碎的香椿芽,点点新鲜的碧绿衬着点点暖暖的黄豆黄,色泽好看,味道也别致。那是我们的房东阿姨在一个风起的春日傍晚,走了二里路给我们送来的。一晃,那个傍晚,已经远去快十年了。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吃香椿的时节是那样短暂,和人生中那些美好的时光一样,匆匆易逝。而香椿年年春来,尚能重绽树枝,而生命中那些远去的人以及时光,我们只能在心底默默怀念。

  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你会看到一片片、一丛丛的薤白,其叶片似韭,鲜绿如玉,如同古代仕女的翠袖轻舞,在田野间轻轻摇曳。拔起一株薤白,那白玉般的蒜头便显露出来,晶莹剔透,这就是薤白的真身。

  薤白,我们当地称之为野蒜、野葱。这称谓之中,似乎蕴含了它的野性与不羁。说它野,是因为它对生长的地方从不挑剔。无论是在山坡、沟壑、路旁、田野还是荒地,它都能顽强地生长,绽放出生命的绿色。说它野,还因为它的再生能力强。只要蒜头在,可以掘了再长,长了再掘,一直持续到深秋霜冻。

  薤白除了有顽强的生命力,它还是一味良药。在中医的典籍中,薤白被赋予了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性味辛、苦、温,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功效,能够发挥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调脂、平喘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冠心病、痢疾、肠炎等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常常用到它。张仲景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就是用来治疗冠心病胸痛的名方。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人们发现薤白中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大蒜素、甲基大蒜素等,这些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薤实菜中芝,仙圣之所嗜”,薤白白净透明、皮软肉糯、脆嫩无渣、香气浓郁,自古被视为菜中灵芝。春天的时候,人们常常会用它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比如薤白炒鸡蛋、薤白炖豆腐、薤白拌凉菜等等。这些菜肴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每当我在田野间漫步,看到那一片片薤白,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说实话,它不如牡丹那样国色天香,也不及梅花那般傲雪凌霜,它不高大,也不显眼,但它却以其独特的生命力,默默为大地添上一抹新绿。

  既然无法成为最耀眼的花,何不像薤白一样成为最坚韧最平凡最无私的一株草?不求回报,不图名利,只是默默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如此足矣。

  母亲是做鲜花宴的能手,花儿们在她的精心制作下闻着香甜,吃着美味,令人垂涎欲滴。

  棠梨花。这种花是母亲每年都要做的一道菜,当棠梨花陆续在菜市场出现,暖春如约而至。棠梨花开,满山皆是淡粉色或者白色的小小花朵,蜜蜂在花间飞舞,美不可言。

  母亲买回棠梨花后,仔细地焯、漂、洗,除去花朵固有的苦涩味,再用清水冲洗浸泡多时,与肉丝、韭菜、红椒一起炒制。棠梨花口感绵润,苦中回甜,清香无比。

  棠梨花可炒可凉拌。棠梨花炒腊肉简直就是“下饭神器”。棠梨花还可以用来炒鸡蛋,椒盐棠梨花,也十分好吃。滇菜里有道名菜就是鸡翅棠梨花,鸡翅红亮,棠梨花清香,结合在一起口感独特,非常可口。

  如果要凉拌棠梨花,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口味调一些酱汁。吃的时候虽然入口微苦,但会有回甘。

  棠梨花中含有多种对身体有好处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大量膳食纤维,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化痰,润肠通便,提高身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苦刺花:也是春天里母亲的必做美食。山野里、河溪边、丘壑中,到处绽开着嫩绿带白色的苦刺花,昭示着春天的浪漫与活力。

  苦刺花带有清香,如它的名字,吃起来有点苦味。苦刺花不仅是一道难得的山珍,也是一味纯天然的药物,清热解毒,除湿,春天吃它,美味又健康。

  母亲一般会把苦刺花用来炒鸡蛋。做法与棠梨花基本类似。将苦刺花朵儿洗净,放在沸水中煮五到十分钟,捞出来,再泡在清水里,放一两天后将苦水使劲挤出。与打好的鸡蛋调和,一起煎着吃。鸡蛋的清香伴随着棠梨花淡淡的苦涩味,别有一番滋味。

  南瓜花。母亲做南瓜花简单,直接油炸了吃,用油的高温把花的香气逼出来。母亲把南瓜花洗干净后,蘸上调好的面粉糊糊,放入锅里高温油炸,出锅后撒上一点椒盐,香糯酥脆,颜色金黄艳丽,好吃极了。

  南瓜花一样能酿肉,将调好味的肉馅装入南瓜花里蒸熟,这样肉馅就有了花香味。出锅的时候浇上调制好的芡汁,好吃到让你停不下来。

  岁月浅浅,余生漫漫,把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母亲的“三花宴”,是我记忆里永不磨灭的美味佳肴。

  春雨细细绵绵,润泽大地,水灵灵的野菜被唤醒,纷纷冒芽,一簇簇,一片片,在乡间山野蔓延开来,它们无忧无虑地生长,等待着与我们邂逅。

  车前草也叫车前子,遍布山间、路旁、花圃、溪边。它其貌不扬,花也瘦瘦小小,然而口感却令人向往。采摘些许幼苗,用沸水略煮,凉拌一些些盐、香油、醋便可进食,需慢慢咀嚼,青草的鲜香会层层释放,让人爱不释口。

  毛茸茸的大脑袋立在细小的茎上,风一吹,绒花四散飘荡,洋洋洒洒。是的,这是蒲公英。它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不过没关系,有法子让它停留,那便是入肚。蒲公英全身是宝,且是药食兼用,可生吃、做汤、炒食、花还能做酒。可将它水煮,加入绿豆,直至绿豆开花,调入适量蜂蜜中和苦涩,此味可美白祛斑。

  白居易有诗: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宋革诗也有诗:露葵生处春洲远,翠叶紫茎铺水。轻摘起,见说道、参差荇菜浑难比。很多诗人不惜笔墨吟咏的野菜,也是仅有的,当属莼菜。椭圆形的叶片像荷叶般漂浮于水面,背面黏糊糊,滑溜溜。采摘它也相当浪漫,驾驭轻舟,随波而流,轻轻拈取,满载而归。常规的烹饪方法即是调羹汤,嫩绿的莼菜在黑色细细的发财菜,白色的蛋丝间游荡,色泽赏心悦目,品一勺,鲜滑的口感从舌尖蔓延,让身体各处都妥帖舒坦,无愧于“水中碧螺春”的美誉。

  春暖花开,榆树枝头上缀满一串串的或淡绿色或白黄的“铜钱”,此乃榆钱也。年幼时家境贫寒,食榆钱是用于饱腹。现在条件好了,食用榆钱却可减肥轻身。榆钱可以生吃、煮粥、笼蒸、做馅。用榆钱熬出的粥,口味香甜,清新爽口,回味无穷。

  还有一款曾经的“救荒菜”名叫构树花,明朝的《救荒本草》中对其亦有提及。构树着实是“土匪树”,无孔不入,山地、路边都有它的身影,乃至房顶它都能上。它的花不美,像毛毛虫。据说花期很短,仅几天而已,见花就摘,随后清洗,沥干水分,拌入面粉,裹匀,放蒸笼五到十分钟。按个人口味拌入蒜泥、生抽、料酒等调料,任由发挥,不受限。嚼一嚼,唇齿留香,久久不散,滋味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