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reces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reces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reces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precese.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乡村的事业_栽培技术_杏彩平台注册官网开户|杏彩平台登录注册|彩杏娱乐平台代理

栽培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栽培技术
乡村的事业
[2024-09-27] 栽培技术

  西藏,广袤而瑰丽。在世人眼里,这片神奇的土地承载着多少遥远而神秘的诱惑,然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明白,在这张神秘的面纱背后,又曾经有多少贫穷和苦难困扰着他们。

  时间回到并不遥远的1959年,那时候,百万农奴刚刚获得人身自由,从沉重的徭役和赋税中解脱出来;那时候,土地改革起步,这片土地上的真正主人们,远没解决温饱;那时候,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人生的幸福,并不只在遥远的来世。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西藏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的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以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实效,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80万减少到2018年的15万;贫困县区数量从74个减少到19个。2019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报道,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已于12月23日发出公告,宣布西藏最后19个贫困县区达到摘帽标准。

  高海拔,高山深谷,边远封闭,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频发……这是脱贫攻坚中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西藏举全区之力,因地制宜,精准识别,产业支撑,政策激励,就业优先,助力,社保兜底,易地搬迁……一项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一批批脱贫队伍奔赴一线。西藏实现全面脱贫,为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正如战斗在一线的脱贫干部所说:没有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西藏这样贫困程度既广且深的地方,实现全面脱贫是不可想象的!

  本文采撷了西藏日喀则市几个乡村基层组织和个人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小故事,以期对西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做一个可能挂一漏万的记录,以此致敬勇敢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致敬为改变贫困面貌不懈努力的基层党员和村干部,致敬为改变自身命运而主动作为的广大农牧民群众。

  王朝是一个人的名字。王朝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白朗县嘎东镇阿亚村的党支部。

  30多岁的王朝是江苏人,2012年到白朗县工作,此前在当兵5年,10多年的高原风霜,改变了这个江南男子的肤色,也使他有了高原汉子的刚毅。到阿亚村担任,已经是他第二次驻村了。阿亚村以前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虽然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许多事情还是出乎他的预料。

  王朝着手在村里推广大棚种植。白朗县的大棚蔬菜种植全西藏闻名,早在20多年前,山东寿光干部牵线搭桥,在白朗县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后来有了“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之说。按理说,带村民搞蔬菜种植,大伙没干过也听说过吧?村里组织种植合作社,号召大伙自愿入股,可第一次开村民大会举手表决时,除了村“两委”和几个党员,村民们都不举手,冷场。怎么办?依靠党组织,依靠党员,这是王朝几年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村“两委”首先统一思想,带头入股,村支书多吉带头入股15万元。

  多吉书记的父亲就是老村支书,这些年一直身体不好,他家的负担也很重,他的带头让王朝深受感动,也让工作有了进展。针对村民们思想不统一的情况,村里开了十几次会议,党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光是带着大家到2012年就成为蔬菜“万元村”的彭仓村参观学习就去了8次,每一次多吉书记都参加。驻村工作队和有车的村委开着私家车载着乡亲们去学习取经,最后,就连最困难的家庭都入股了1万元,多的有5万元,完成了240万元的集资额,建起了25座种植大棚,每座400平方米。

  现在,整整齐齐的大棚已经落成,虽然目前的收入还不多,但王朝心里盘算:25座大棚就是10000平方米,每年的毛利润应该达到175万元,除去各种成本,净利润会有120万元。这可不是王朝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合作社与第三方签订订单种植合同后测算出来的。为了节省本金,25座大棚的日常管理只雇用了3名村民作为正式员工,进入种植、收获繁忙季节,党员志愿服务队就是主力军。

  阿亚村是后藏地区典型的农业村,坐落在和平机场到日喀则市区的高速公路(也是不久即将通车的到日喀则高速公路)白朗县出口左近。从日喀则市区出来,半小时车程,交通很便利,但在高速通车之前,这里是一个交通死角,从村里到日喀则市区,走乡村小路要一个多小时,村民们的思想大都很保守,观望思想严重。

  王朝听人说过10多年前,阿亚村引进高原枸杞种植时的波折。当时,公司开始土地流转的时候,碰到的情况跟建立种植合作社一样:冷场!按说,这些沙漠化的荒滩地,除了矮小的沙棘,连抗寒耐旱的野草也不长,平常一点用也没有。企业以每年每亩150元的流转费承包土地,5年后根据效益再递增流转费,应该是很好的事情呀!后来经过了解,大家也不是不愿意,毕竟这个“万亩枸杞”项目现在已经是第二期了,此前其他乡镇的村子都已得到了利益。但是有人对价格等具体事宜有顾虑,得做工作。村“两委”和党员带头,挨家挨户谈,包户包人谈,白天谈晚上谈,讲道理谈实惠,前后谈了一两年,最终签订了合同。

  现在,由村支部牵头的劳务合作社,每年根据村民的意愿,跟周边的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珠峰华绿有机肥公司、万亩枸杞公司等企业谈劳务输出,光万亩枸杞公司一家,到采摘季节人手都不够用。村里的妇女、老人等弱一点的劳动力,每天多的能够收入300元,少的也有200元,而且不离乡不离土,在家门口就挣到了钱,放在过去,这可是想不到的事情。那些在企业有固定工作的村民,每个月有四五千元收入,即使以半年用工计算,每年在这上面也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了。

  从全镇出了名的“不同意”村,到现在的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村、党建带动脱贫试点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试点村、“双联户”试点村等等,王朝切实感受到了阿亚村的变化,感受到了这些年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带给老百姓的实惠,也感受到了村民思想发生的深刻变化。不久前,村里实施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每家要根据居住面积建设饲养圈舍和牲畜活动场地,大家都积极做出响应,有些家庭居住面积大,还自愿出资建设大一点的圈舍和活动场地,这要是放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今年“七一”,党支部要在村委会搞活动。阳光初照,村委会前面的小广场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穿着光鲜的衣服在小广场外面疯跑,老人们慢腾腾地挪到阳光下的长椅上,笑眯眯地跟王朝和村干部打招呼。老人们都穿着节日盛装,互相打量着,小声寒暄着。王朝看看手机,离活动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就和多吉书记等几个村委会委员来到达参家开的甜茶馆,一人要了一碗藏面准备开始用早餐。

  达参的甜茶馆是在村委会新房子盖起来之后开张的。新村委会的装配式轻钢结构建筑,是全市村委会统一的建设试点。大大的阳光棚,充分吸收了高原的阳光,配上绿叶植物,湿润温暖。市里面要求把村委会建设成乡亲们愿意来、来了还不想走的场所,村委会就想到了搞一个甜茶馆,大家有一个喝茶聊天的场所,再逐步配上公共WiFi、农村书屋、医务所、台球桌,慢慢把大家都吸引过来。

  29岁的达参在很多年前嫁出去,不久前离婚又回来了。嫁出去的时候地都给了哥哥,离婚后一时间生活没有了依托。村委会经过村民大会认可,把开甜茶馆的机会给了她。达参很能干,把茶馆经营得红红火火,又在旁边开了一个小卖部,还兼着村卫生员,村民有个小伤小病、头疼脑热,她都能解决。赶上采摘枸杞的季节,这里还一座难求呢。作为村卫生员,她不仅能治疗许多小病痛,还帮助村委做了许多工作;作为困难户,她靠着勤奋劳动,也过上了好日子。今年,村党支部已经把她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了。

  地处日喀则市区和白朗县之间的阿亚村,依托这条致富路,下一步还要将村里的土地集约起来,改造成大棚和养殖场,旅游、采摘、务工……王朝心里的乡村事业,道路还长着呢。

  达曼,藏语的意思是骑兵。达曼人,是生活在西藏吉隆县吉隆镇的一个独特的群体,这里也是中国唯一的达曼人聚居地。相传达曼人系清朝时期滞留在边境地区的廓尔喀骑兵与中尼边境居民的后裔,繁衍至今已经一百多年。因没有国籍,达曼人没有土地和住房,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的达曼人正式加入中国国籍,与当地群众同享公民待遇。拿到盼望已久的中国居民户口本,当时只有24岁的达瓦都不敢相信自身的眼睛。达瓦还记得政府当时给他们40多户每家都盖了新房子,建起了达曼新村,每一个达曼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家。2011年“9·18”地震后,国家又投入500多万元启动达曼村灾后重建项目,改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硬化了道路,修建了牛棚、广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目前,达曼村正在实施边境小康村民房改造工程,涉及47户人家。

  这些年,达瓦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天,她在外面的工地打工;晚上,她在村子里的夜校参加扫盲课,由于过去颠沛流离的生活,她没有上学的机会。这样的经历,形成了达瓦敢拼敢闯的性格,后来,她还有机会在内地生活了6年。内地繁荣的经济,高大的建筑,勤劳的人民,给达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内地回来,达瓦更加坚定了勤劳就能过上好日子的信心。

  达曼村和冲堆村隶属于一个行政村,全村90户近300人,其中达曼村59户195人,比刚刚入籍时增加了20户。冲堆村以农牧业为主,而达曼村以手工业为主,虽然现在除了铁器销售、务工的收入,国家还给予达曼人和当地其他边民同样的补助,但达曼人过去赖以生存的打铁技艺,正在日益受到那些便宜又好使的工业化产品的冲击,销路不如从前。这不,已经是村党支部宣传委员的达瓦和副书记巴桑一起,正要去找铁器师傅扎西顿珠,商量打铁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

  扎西顿珠50岁出头,两个子女都已成家。他从18岁开始就跟着家人在吉隆镇打铁,是一把好手。目前,他手下有25人,忙的时候全都过来,闲的时候各干各的,达瓦和巴桑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和徒弟小边巴给人打一把斧子。

  扎西顿珠和小边巴用的还是焦炭加手动风箱的传统工艺,只见他们在合作社厂房的一个角落里盘腿而坐,把铁加热接着进行锻打。这座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的厂房,南面是玻璃暖廊,摆放着10余套编织机,是村里编织小组集中工作的地方,剩下的400平方米,是打铁小组的工作区域。为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解决持续增收问题,结合达曼人传统的打铁和编织技艺,2018年,县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了达曼村民族手工艺展示和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2017年,达瓦迎来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大儿子多吉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成为达曼村首位大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她家的小院里挤满了人。达瓦没想到,从没有上过学的她,家里能出大学生。目前,达曼村共有52名学生,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人、高中2人、初中14人、小学及幼儿园35人,达曼村适龄人口入学率和升学率都是100%。

  2011年住房改造后,达瓦一家住着统一标准的住房,厨房、温室、卫生间、客厅、卧室一应俱全,在明亮的客厅窗台上盛开着月季、天竺葵。达瓦如今已连续两届当选为日喀则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平时她帮人卸载水泥,她丈夫在吉隆镇电厂做零工,收入都不错,儿女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一家人生活得很满足。

  经历过寒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在入籍以后的短短17年,不到200人的达曼村已经有了20名党员。平日里,生产劳动党员带头,合作社成立的时候,党员首先入股参加。去年,县妇联组织编织培训,达瓦带着村里上了年纪的36名妇女参加学习,已经编织完成了藏被39床、藏毯28床、钩针编织线多件暖瓶罩、电视机罩这样的小件,一床藏毯能够卖四五百元,全部卖出去,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说起高原牧民,许多人脑子里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在广袤荒凉的高山草地上,几个牧羊女赶着羊群缓缓移动,头顶白云飘过,间或有牧歌传来,几个高大英俊的汉子,带着狐皮帽,骑在骏马上,赶着牦牛群在雪地里迁徙……不过在现在的桑旦林村,你可看不见这样的景象。

  桑旦林村位于吉隆县折巴乡,海拔4570米,是个纯牧业村,可走进村子,但见一排排整齐的民居,却没有牧区牛羊成群、人欢马叫的场景。原来,村里的羊基本都集中到了霍尔巴羊肉质改良合作社的基地里,不需要村民单独去放养了。

  合作社成立之前,每一户村民都得单独放牧自家的羊群,不仅占用劳动力,而且由于草场退化,羊肉品质也不好,生产效益越来越低。成立了合作社后,夏天可以集中放牧,到了冬季就在基地育肥,牧民可以抽出时间外出打工挣钱了。

  在桑旦林村,现在有5个合作社,除了霍尔巴羊肉质改良合作社外,还有建档立卡产业示范点、妇女编织、生态保护和劳务输出4个合作社,生态保护和劳务输出合作社是西藏全区的“标配”,以村党支部为龙头,这些合作社将全村的老百姓都吸纳到里面,实现了新牧民的成功转型。

  旺扎夫妇就是这样的例子。过去,旺扎放牧家里的牛羊,妻子次央在家里料理家务,照顾孩子。放牧早出晚归,虽然很辛苦,收入也不多,但自由自在,也不费什么脑子,旺扎很满足。大约从2008年开始,村干部带着一些人到萨嘎、吉隆这一些地方打工,旺扎不以为意:牧民的天地在草场上,只要牛羊在,吃不愁穿不愁,干吗要去城里面看人家的脸色?再说,那些技术活是我们老牧民干得了的吗?

  一直到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之前,旺扎都不为所动,坚守着自己的生活。受灾情影响,桑旦林村许多房屋都出现危险的情况,灾后重建,旺扎观察那些工地上忙碌的工人,手里的活计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复杂。等到搬进新居开始脱贫攻坚精准识别之后,身强力壮的夫妻俩居然成了贫困户——倒不是两个人好吃懒做,而是这些年的牲畜状况不好。这让旺扎大大受了刺激。村里建档立卡产业示范点组建时,他第一个报名,成了合作社的积极分子。

  桑旦林村的劳务输出合作社是有些基础的,早在10多年前,刚刚入党并成为村委的益西索朗就意识到,仅仅靠每家每户的牛羊想脱贫致富是不够的,他从当时就带着村子里几个愿意跟他出去闯闯的年轻人走出牧场,到周边几个县里找活干,在工地打小工、当保安、扫大街,只要能挣钱什么活儿都干。几年下来,他不仅赚到了钱,还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汉语的交流能力也大大提高。

  现在,慢慢的变成了村主任的益西索朗主要在村子里配合村支书扎琼做好党建工作。桑旦林村23名党员,除了个别身体不好的老党员,个个都是创业致富的能手。

  建档立卡产业示范点刚成立的时候,村民们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做,村“两委”结合外出务工的经验,觉得做铁皮火炉子的生意不错,这里是高寒地区,一年四季都卖得出去。

  老牧民打铁,听也没听说过。且不说打铁这件事过去是让人看不起的,单是打铁做炉子的技术,就比在工地上打小工拌水泥绞钢筋复杂多了。这一回旺扎带头响应,认真学习技术。因为不用离开家门,家里有这样那样困难的7个贫困户全都二话不说,边学边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几个人干得有模有样,不仅生产火炉子,还根据当地气候寒冷、其他材料易损易坏的特点,生产铁皮垃圾箱、铁皮装煤箱子、电炉架等产品,销路很好,一年下来,纯利润3万多元。

  去年,县文化局局长旦增罗布带队驻村,开办了“驻村讲堂”,带领大家学藏语拼音、学汉语,特别是大家要掌握的日常词汇和工地上的专业词汇,党员干部带头学习、严格要求。考虑到村里还没有幼儿园的真实的情况,旦增罗布把村里的幼童集中起来,教给他们简单的藏汉拼音知识和良好的生活小习惯,学生放假回来后又带着大家补课复习,教师出身的文化局局长给大家带来了新风尚。

  村里的妇女编织合作社,集中了57个女劳动力。桑旦林村有原材料的优势,过去各家各户也编织一些自用的东西,虽有编织基础,但销售一直上不去。旦增罗布发现,她们的编织古朴粗放,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他利用村里的夜校,给大家教授怎样把牧区淳朴的审美融入到产品之中,怎样搭配色彩,怎样布局造型。村支部请来技工教授编织和针织工艺,学会了的人再传帮带。现在,妇女编织合作社已经能够生产卡垫、沙发靠背、围裙、腰带等多种产品,在周边牧区很受欢迎,还有外地人找上门来定做。

  益西索朗因为忙于村里的事务出不去,现在带着大家外出的是劳务合作社的两个副主任次珠和白玛旺加。他们也是村里的监督委员,一方面代表群众监督村“两委”的工作,代表村里监督外出打工成员的劳动、生活表现,并且要代表合作社跟甲方打交道,维护村民的利益,带队、翻译、引导、沟通。某一些程度上说,他们两个就是村里的全权代表,甚至还兼有产品代言人和销售代理的职责,是乡村现代化治理的一个新形象。

  羊子长膘,靠的是水草;羊群保膘,靠的是头羊。在桑旦林村,村支书扎琼和村主任益西索朗是一对黄金搭档,大家都说,这两个80后,一个老成持重,像定盘星,一个眼界开阔,像方向盘。大家对他们,对村“两委”高度信任。能这么说,桑旦林村今天的变化是村“两委”班子日积月累干出来的,是他们带领桑旦林村走出牧场,走出一条新路。

  过去,牧民们与牛羊为伴,天地之间任我行,对外边的世界缺乏了解,收入单一,观念落后,不同程度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2015年灾后重建,桑旦林村在原址进行了整村规划重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一部分人的落后思想观念,并没有跟着“焕然一新”。扎琼和益西索朗他们经常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不仅向大家宣讲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还帮大家找致富的路子,久而久之在大家心目中建立了威信,如今村“两委”有什么设想,只要一声号召,大家都积极响应。

  比如说,最近村子里流动红旗三评比的活动,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呢。“三评比”即评勤劳致富、评劳务输出、评家庭卫生。传统生活里,牧民们天当铺盖地当床,天性随意,垃圾随手乱扔、早上起床懒得整理被子,诸如此类,也不擅长打理安居房,家居环境乱七八糟。

  流动红旗评比开始,全村64户家庭分为两个组,两组之间每周会进行一次交叉考评打分。村妇联主席次仁央吉组织“双联户”的户长们,平时进行不定期考评,一边考评,一边互相学习,一个月下来,评出分数最高的前三名。这家的客厅里家具放得好看,那家的阳光棚布置得合理……过去从来就没享受过阳光棚的村民们,看见布置得好的人家都争相学习。通过这一种方式,村民家居环境不仅得以改善,家具摆放也更具美观性了。

  劳务输出、勤劳致富流动红旗,半年评比一次,谁家评上了,那可是极高的荣誉,说明你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要用苦干实现梦想的承诺兑现了。旺扎夫妇就得到了一面勤劳致富的流动红旗。旺扎在建档立卡产业示范点干得很好,不仅技术上完全胜任,还经常加班加点赶急活,收入也是最高的。妻子次央学会了饰品编织,因为心灵手巧,成了合作社的技术能手。现在,她把这门技艺与牧区传统编织结合起来,编织出的产品立体感强,色彩极富牧区特色,旦增罗布正准备把它们推荐给的艺术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