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正值蔬菜瓜果丰收,香香甜甜的脆桃、个大饱满的葡萄、清香鲜甜的蔬菜进入成熟收获期,一幅喜悦的“丰”景画卷正在荆楚大地上徐徐展开。
8月5日,在通城县麦市镇黄龙山风景区大坳高山果园,果农忙着采摘、包装黄桃供应市场。2018年,当地科技能人刘益芳、刘储兴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植高山黄桃,并依托果园发展观光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城频道 作者 刘建平)
正值甜蜜的收获时节,满园葡萄飘香。8月3日,在孝昌县的韵鹤生态园,葡萄采摘节与夏季“村晚”示范活动同时开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葡萄、观赏“村晚”,感受乡村的闲适与惬意。
活动在赏心悦目的国风舞蹈《瑞鹤归》中拉开序幕,《洪湖水浪打浪》《荷韵盛典》《大地飞歌》等歌舞节目轮番上演。园里葡萄硕果满枝、香溢四野,往来游客采摘品尝、笑声不断,编织成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今天真是热闹,不但可以品尝葡萄,舞台上的表演也非常精彩。”孝感游客陈怡然说。
村民吴明霞平时在生态园做些修枝、疏果、除草的活儿,一年收入四五万元。忙完农活,吴明霞带着家人一起在园子里看演出。
舞台一侧的农产品展销会上,独具孝昌风味的特色农产品依次排开,吸引游客驻足品尝选购。
主播们也在展销区同步进行直播特卖,让这份鲜美跨越屏幕,直抵人心。“希望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推广出去,帮助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主播吴王宸说。
韵鹤生态园是华中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高端葡萄种植园之一,总面积3100余亩,已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和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每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
随着“韵之鹤”牌葡萄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知名度不断的提高,葡萄种植已成为当地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之一。
“今年园区葡萄年产量达200万斤,我们的葡萄远销武汉、成都、长沙、上海、广州等地。葡萄采摘期从7月下旬持续到11月底。园区采用‘基地+公司+农户+分红’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3个村200余人参与,每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韵鹤生态园销售部负责人左仁山说。
7月26日,在兴山县榛子乡板庙村,农户毛文彩正在田间忙碌地采收辣椒。公路边,白色的塑料筐中堆满了刚采摘的芜湖椒,不时有路过的游客驻足询问价格。“今年辣椒行情不错,价格在2元到2.5元之间,算下来,今年家里的8亩田估计能卖5万多元。”毛文彩说。
兴山县榛子乡平均海拔1300米,光照足、温差大,种植薄皮辣椒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1998年7月,榛子乡组织40多名农民外出学习,并制定蔬菜生产发展规划。经过挑选,他们从安徽芜湖等地引进优良薄皮辣椒种子,拉开榛子乡辣椒规模种植的序幕。
20多年来,榛子乡不断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当地种植过大白菜、兰花菜、球白菜、胡萝卜、西芹、白萝卜等蔬菜。其中,薄皮辣椒因其适口性好、耐运输、品质优秀等优势广受省内外客商青睐。最终,榛子乡形成了以辣椒为主,西红柿、大白菜、包菜等为辅的蔬菜种植结构。
“我们家靠种辣椒供出了一个大学生。”榛子乡和平村三组农户黄仕清说。黄仕清家15亩地种植薄皮辣椒,平均每年收入7万多元。不仅脱了贫,黄仕清还将孩子送进了大学。每每和大家说起在深圳工作的孩子,黄仕清都会提起家里的辣椒田。
正是一个个小小的辣椒,为山里的孩子铺就了走出大山的道路。他们毕业后,有的去往深圳、武汉、成都等大城市工作,也有的选择回到家乡,继续种辣椒。
2020年,大学毕业的罗华东回到和平村。当年8月,他当选和平村党支部纪检委员,负责治调工作。“我们家种了几十年的辣椒,深知种辣椒的辛苦。家里靠种辣椒供我上了大学,毕业后就想回家乡,帮助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罗华东说。他向乡邻传授辣椒培育、种植、销售的新技术、新方法。
据榛子乡农办负责人曾晓丽介绍,目前,全乡种植商品蔬菜2万亩,而辣椒种植培养面积就有1.5万亩。小小辣椒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每年能给高山农民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收入。
7月26日,在鹤峰县太平镇奇峰关村毛豆种植基地,长势茂盛的毛豆铺满一片片田垄,60名工人有序分布在田间地头,采摘、分拣、装袋,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悦。
“我们这个毛豆是5月6日开始种的,生长期在80天至90天。一般是每天晚上采摘,立即发出去,保证新鲜、品质。”鹤峰县太平镇奇峰关村毛豆种植基地负责人刘科年说。
除了在采摘时间上保证毛豆的新鲜度,采摘技巧上也大有讲究。“我们采摘的毛豆不带梗子、叶子,不能挂伤,不能脱筋。”刘科年说,工人的工资是多劳多得,按收一斤付0.57元算,一天最多可以收一千多斤,赚七八百块钱,一个月收入能够达到一万多元。
今年是刘科年首次尝试毛豆种植,毛豆产量好,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今年丰收了,我们信心百倍,不愁销路。”
据悉,该县大豆养殖面积8000亩,其中奇峰关村的300多亩大豆,今年首次以鲜食毛豆采摘出售,预计毛豆总产量60万斤,产值180万元。
“这是一处特征鲜明的西周遗址,价值重大,我们要赶紧上报,加强保护。”8月1日上午,随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专班小组正在尚市镇星模村唐家寨复查清代土寨墙遗存,猛地发现玉米地边有一小块夹砂红陶片,于是便钻进玉米林中仔细搜寻,结果采集到10多件西周时期的陶器残片。
经实地调查发现,唐家寨实为一处西周时期的聚落址,并延续至东周。地形地貌属涢水北支流(溠水以东,与溠水并行南流)西岸约200米的一独立高台地,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地势南高北低,高出周边约20米至30米。台地北部为居民区,南部为大片农田,种植有玉米、红薯等作物。遗址呈长方形分布,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25000平方米。四周有环壕围绕,环壕宽20米至30米。
据村民唐观玉介绍,唐家寨土寨墙是唐氏族人在清咸丰年间修建,用于躲避匪患。1966年土寨墙被毁,1972年环壕被填平改田,仅北部一小段尚有保存。从残存的土寨墙和村民后屋土墙上可观察到夹砂碎陶片。遗址南部田垄上可见有红烧土块和夹砂褐红色陶片,饰细绳纹和附加堆纹,可辨识器型有鬲足、甗腰、罐口沿、缸底等,火候较高,为日常生活所用陶器。从南部断面观察,文化堆积厚约1.2米,北部居民区内的文化层破坏严重。
随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该遗址的西周文化内涵与淅河镇的庙台子遗址相同,属重要新发现,为曾随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盛夏樊城,骄阳似火。8月1日,在玉湖冷链国际食品产业园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玉湖冷链国际食品产业园是今年新签约开工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了主体工程的60%,项目建设速度之快只是襄阳市樊城区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当前正值项目建设的“黄金期”,穿行于樊城区航空航天工业园各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正全力以赴抢工期、抓进度。
“项目主体建设和设备购置同步进行,保证在10月份试运行。”利康牧业总经理李萌杰介绍,建成后的自动化车间将有4台机器人进行智能屠宰分割,既提升工作效率,还降低人工成本。
利康牧业生猪定点屠宰和深加工项目投资2.2亿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冷冻仓储1.58万平方米,年屠宰生猪80万头。目前,屠宰、分割车间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施安装。冷库设计的具体方案完成、地面基础材料已进库,正在进行消防施工。
此外,航天特种装备产业园、思念冷链物流、楚商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等在建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陈老巷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优化提升项目、航宇嘉泰商用飞机综合厂区等重点项目也将在9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据悉,樊城区今年将围绕14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紧盯全区谋划实施的111个亿元以上项目,今年上半年以来,该区已新开工项目28个,总投资170.5亿元,新竣工项目12个,总投资21.7亿元。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